人的贪心是个无底洞,你得到十万,就想要百万,永远都觉得自己得到不够,喂不饱的心,哪里是个头!
为什么人心总是喂不饱;因为,他们的逻辑和行为会传递满满负能量。当善良一次次被辜负,当良知一次次被泯灭?还有谁愿意站出来帮助他人呢?人生多艰,唯有相濡以沫,别让凉薄寒了人心。
升米恩斗米仇,小恩养贵人,大恩养仇人。不知道领情的人不要惯坏了,不知道感恩的心不要喂饱了。
人心不足蛇吞象,你经常给带给他恩惠,但是只要偶尔拒绝一次,这种不会领情不知感恩的人就会抱怨你不够意思,忘掉你的好心好意,甚至对你产生怨恨。人都是惯出来的,你要是一直让步包容他,如果有一回的不谦让,就会说你没良心,让你一切的忍让付出都白费。
虽然都说交朋友是不分高低贵贱的,有钱有势的不去巴结,没钱普通的不会看扁,但是我们鄙视的是虚情假意,重视的是将心比心。
不要以为你的帮助,你的倾尽所有就能换回同样的回报。世上总是有不知感恩的人会让你伤心,会让你感觉好心都喂了狗。
不要以为你的宽宏大量,你的包容大度就能换回一样的坦诚。世上总是不缺少这种不知感恩的人,忘了你的恩情,寒了你的心。
不知道感恩的人,你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,他也不会良心发现;不知道感恩的人,你就是一味的给予、帮助,他也不会诚心相待。
善良的人总是快乐,感恩的人总是知足:俗语说: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,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,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。
感恩父母,感恩家人,感恩朋友,感恩生活,包括感恩逆境和敌人。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,是生活中的大智慧。
俗话说得好,知足者常乐,只有懂得知足的人,才能真正获得幸福,获得快乐,在感情生活中和婚姻生活中也是如此,只有真正用心感悟美好,懂得知足,懂得珍惜的人,才会真正获得想要的爱。
而有些人爱慕虚荣,攀比心太强烈,总想自己要比别人穿得好,总要比别人吃的好,自己一定要远远超过别人,自己却从不脚踏实地,爱慕虚荣,已经刻在了她的骨子里,而已永远无止境,是怎么喂也喂不饱的,只会永远的和别人攀比下
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你敬我一尺、我敬你一丈,可是社会上好多人就是白眼狼、怎么喂也喂不熟、喂不饱。
人是不知足的,你次次都白给,只要一次拒绝,就抱怨你不够意思;心是惯出来的,你回回都让步,只要一回不嫌弃,就说你没良心!
所以,在乎你的,要加倍在乎;冷落你的,就不屑一顾;对你好的人,定当涌泉相报;对你不好的,绝不硬贴硬靠
与人相处,你尊重我,我就尊重你。你无视我,我就无视你,别惯坏了,不知领情的人别喂饱了,不懂回馈的!
司马光说:“为人母者,不患不慈,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。”
为人父母,最不该的就是只知道溺爱孩子,而不懂得教育。
有多少父母把“不能溺爱孩子”放在嘴边,但是转身就无条件地把孩子想要的东西,想尽办法地交到孩子手上。
如此时间长了,孩子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——父母满足我的条件是应当的,也是必须的。
他们只懂得索取,不懂得感恩,更别说是回报。
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“啃老族”的原因。
很多时候,“白眼狼”的诞生,不是因为父母给的太少,反而是因为给的太多。
有一条新闻,一名年轻女子在大街上对一名环卫工辱骂、拖行、拳打脚踢。
让人震惊的是,这不是路人殴打环卫工,而是女儿在问母亲要钱!
做环卫工超过十年的母亲,一个月才几千块钱,女儿连孩子都有了,还频繁地问母亲要钱,不给就又骂又打。
还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。
留学生汪某,每个月向单亲母亲索要7千元的生活费。
母亲为了他省吃俭用,已经债台高筑,拿不出钱了,被拒绝的他恼怒地连捅母亲9刀。
过度溺爱孩子,无限制的给予,孩子很容易就会无视父母的付出,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。
对于这类人来说,10次你给了9次,要是有1次没有给,那么你就是罪大恶极、不可饶恕,他们却不会记得前面你给的9次。
卢梭在《爱弥儿》中指出:“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?那就是,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。”
现在的父母,总想着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,反而是害了孩子,也是害了未来的自己。
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温迪·莫格尔说:“当父母倾尽全力不让孩子体验到不适时,他们长大后,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。”
对孩子来说,让他们体会生存的艰辛,学会自我努力,懂得感恩,学会回报,才是最正确的教育方式。
英国作家威廉·梅克比斯·萨克雷说:“如果一个人深受大恩而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,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,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,他要证实对方罪过,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”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丢下你,那怨谁请大家收藏:(m.14xsw.com)丢下你,那怨谁14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